一、DPP-1抑制剂的临床突破
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患者长期受中性粒细胞炎症驱动,反复急性加重导致肺功能不可逆损伤。传统治疗仅能缓解症状,直至2025年3月,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呼吸医学》(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影响因子38.7)在线发表我国首个DPP-1(二肽基肽酶1)抑制剂HSK31858的II期临床研究(SAVE-BE试验)。这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证实:HSK31858显著降低患者痰液中中性粒细胞丝氨酸蛋白酶(NSPs)活性,并减少急性加重发生率,标志着中国原研药物在支扩靶向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2025年8月,FDA正式批准全球首款DPP-1抑制剂brensocatib上市,用于治疗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non-cystic fibrosis bronchiectasis,NCFB),标志着靶向中性粒细胞丝氨酸蛋白酶(NSPs)的治疗策略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图1:HSK31858 II期临床研究[1]
随着DPP-1抑制剂价值显现,行业目光聚焦慢性肺部疾病领域。今年6月,德国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也官宣自主研发的可逆性、高效和高选择性DPP-1抑制剂BI -1291583研发已进入Ⅲ期临床。国内多家药企围绕DPP-1靶点的战役已然打响,复星医药、恒瑞医药、海思科等企业正加速推进研发进程。
HSK31858及brensocatib均是通过抑制DPP-1活性,阻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蛋白酶3(PR3)和组织蛋白酶G(CatG)的成熟释放,从源头控制炎症风暴。因此,痰液中三种中性粒细胞丝氨酸蛋白酶(NE、PR3和CatG)的活性检测已成为评估DPP-1抑制剂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的重要生物标志物策略。
NE、PR3、CatG是中性粒细胞释放的主要丝氨酸蛋白酶。在NCFBE等疾病中,持续的炎症导致这些蛋白酶大量释放并超过内源性抑制剂的调控能力(如α1-抗胰蛋白酶)。它们直接降解肺组织细胞外基质(如弹性蛋白、胶原蛋白),破坏上皮屏障,促进黏液分泌,并进一步放大炎症信号,形成恶性循环,是导致支气管扩张、肺功能下降和频繁急性加重的核心病理机制。
大量临床研究(如Brensocatib的WILLOW II期研究)表明,痰液中NE活性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急性加重风险密切相关。DPP-1抑制剂治疗后,痰液NE活性的显著降低与临床获益(如延长首次急性加重时间、降低急性加重率)呈现强相关性[2]。同样,PR3和CatG的水平变化也是重要的疗效观察指标。通过动态监测,可精准评估药物疗效,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1.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
三、ProteaseTag活性蛋白酶检测系统
在NE、PR3检测中传统检测方法存在明显局限性:现有的活性蛋白酶定量方法基于显色或荧光肽,在复杂的生物样本(如痰液)中,这些肽可能被其他活性物质(无论是宿主来源还是细菌来源)分解,因此缺乏准确定量所需的特异性。传统的免疫测定法无法区分酶的活性和非活性形式,因此无法准确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ProteaseTag®技术创新:采用活性位点定向捕获技术,使用工程化抑制剂探针特异性结合NE、PR3的活性形式,再通过免疫检测实现精准定量。这种方法仅检测具有酶活性的蛋白,与病理过程相关性更强,为临床研究提供更可靠的药效学数据。
图2:ProteaseTag® NE试剂盒检测原理[5]
四、迈杰转化医学蛋白平台& 国瑞怡康蛋白平台生物标志物检测解决方案
迈杰转化医学蛋白/生物分析中心可以提供符合GLP、GCP、GCLP等质量规范的实验室分析检测服务,包括药代(PK)、免疫原性(ADA和NAb)、生物标记物等分析检测。已完成 超过 150种方法学的开发和验证,涉及临床药物有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抗体片段、ADC、融合蛋白、修饰蛋白、多肽药物、CGT、小分子化药等,服务临床试验 超 200个。迈杰转化医学蛋白/生物分析中心拥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稳定的技术团队、丰富的项目经验,能够提供高质量服务。
国瑞怡康蛋白平台具有丰富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开发的经验以及临床检测服务的经验。当前,国瑞怡康基于ProAxsis专利试剂盒,已完成了定量检测痰液中NE和Pr3的方法学全验证,此外,基于ELISA的CatG的定量方法学也已完成验证。验证包括:标准曲线重现性、批内/批间准确度和精密度、灵敏度、线性稀释、加标回收率和基质效应、溶血干扰评估、冻融稳定性、液化稳定性以及长期稳定性等验证参数,其中部分验证参数结果如下。
图3 : NE 、Pr3 、 CatG 验证参数
图4: NE 标准曲线拟合
图5:Pr3标准曲线拟合
图6:CatG标准曲线拟合
参考文献
[1] Nan-Shan Zhong, Rong Qiu, Jie Cao, et al. Effects of the DPP-1 inhibitor HSK31858 in adults with bronchiectasis in China (SAVE-BE): a phase 2, multicentre,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Published March 25, 2025.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DOI: 10.1016/S2213-2600(25)00019-0
[2] Chalmers JD, et al. Phase 2 Trial of the DPP-1 Inhibitor Brensocatib in Bronchiectasis.N Engl J Med. 2020.
[3] Shoemark A, et al. A point-of-care neutrophil elastase activity assay identifies bronchiectasis severity.Eur Respir J. 2019
[4] 王天禄, 等.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从机制到治疗潜力.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2023
[5] Oliver Carney, Kelly Moffi tt and Charlene Robb.ProteaseTag™ active NE immunoassay: a rapid test to quantify neutrophil elastase levels in patients